欢迎访问天下甄氏!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古代名人录古代名人录
“甄”字里蕴藏着上古的人文密码

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上古文明,对我们现代人而言,已有些模糊不清了。然而上古文明的光华,却像一个活化石一样。在一个字眼里熠熠闪光,并以姓氏的形式,由其子孙传承了4000多年,同时也融入了我们唯一代表中华人文精神的血脉中,——这恐怕是古今学者专家忽视,并未曾发现也难以料到的中华又一其妙的文化密码与人文景观——

中华始祖最早传纪伏羲女娲传世。位于长沙东郊战国中晚期古墓出土的帛书,山西洪洞县北伏牛村出土的清同治五年碑刻《羲皇庙记》,均记载,上古天地混沌期,伏羲女娲二神结为夫妻,所生四子,代表四方君长神灵,距今约9000年,他们的主要功绩为,发展燧人氏烧制熟食,创造舍饲畜禽,引进改良黍麦,发明文字、历挂,结绳为网以渔以佃,仰观天文,俯察地理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,创造历法,以为天下万世利,——伏羲是上古中华民族人文自然科学集大成者,因此备受上古各氏族部落的拥戴,奉为神矣。

其后代随黄河河道栖居,先后形成东西两大部落,一是以炎黄为主体代表华夏的号称“西羌部落”,所用“羲”字上半部给“羌”,突出了鹿羊牛的两角,与虎面的“王”形,居黄河上游西高出,故呼曰“西羌部落”;另一是以太昊、少昊,蚩尤为代表的居黄河下游地带,上游西羌人贱称的“东夷人”,夷人称一直含贬义,故“东夷部落”总称。西羌的黄帝最后征服了东羌各部,统一形成了华夏主体一族,传承与发展了所有文明,人称“人文初祖”。

据《吕氏春秋》载,“凡帝王之将兴也,天必先见祥乎于下民,——黄帝之时,天先见大寅大蝼,黄帝曰‘土气胜’,土气胜,顾其色尚黄,其事则土。”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也有,“有土德瑞,故号黄帝”。由此可得,自黄帝始皆以奉土德而王天下,帝颛顼,帝喾,帝尧,帝舜并五帝皆同性沿袭土德王天下也。

在上古五帝中,描写记叙最多最完整,人品、德行、智能、体格、家国最完美的,当时舜帝了。后世多种书籍记叙赞美,《墨子尚贤》、《韩非子·难一》,圣人孔孟;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汇同百家自成一体,更是详尽。“虞舜名重华·冀州之人,幼母亡故,父盲顽,继母嚣,弟傲,父爱后妻子,常欲杀舜,顺事父及后母与弟,曰以笃谨,能和以孝,蒸蒸治”。

当初,舜帝见东夷部落之陶艺不精,于是就亲传技艺,使得东夷人陶器坚固耐用,产量大增,散居在犬牙交错中的人们纷纷前来归附,“一年成聚,二年成邑,三年成都”。这个都会,舜帝就给命名,因其祖上承伏羲是为“西羌部落”,来东夷建设发展,为区分“东”,取一个“西羌”之“西”。又自黄帝以来一直奉“土德”而王天下,农耕也好,制陶也好,均以土德作,崇尚土德,视土乃万物万事之本源也。故取“土”,城也土而筑城,故取用“西”立高,“土”坐下,“西土”号城名,上敬奉神祖天地,下符合人事物像,意为“西羌部落,奉土德王”。在其他制陶繁盛以成都会,陶器是先民赖以生存的主要器物,陶以耳醒目,即取“阝”,“西土阝”城位于东夷地,也有震慑之意,故城号曰“鄄”城。舜帝命其三子在此管理制陶业,并东夷人,并赐封采食邑地,做其“鄄”官。之后官方足以奢居有屋瓦之殿宇行政,为区分平民草庐,以“瓦”代“阝”,以示奢贵,“官”号呼曰“甄”官,“甄”与“舜”且谐音,“舜陶甄河滨”也,其后为氏。

如果说早期伏羲之“羲”,是由西羌部落传承“羌”有“羲”的上部,突出的是兽脚虎面,那么,“西羌、土德”,所有上古文明均有一个“甄”所承载,同样突出的是“西羌、土德”。

舜后虽禹继承,然不奉土德。《吕氏春秋》载,“乃禹授天下,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,禹曰木气盛,木气盛,故其色尚青,其事则木”,禹由改“土”为“木”,木克土也,以木德王传子启,废禅让制,以家天下也由原始公有制,转向奴隶社会私有制开始,于是阶级社会出现。故“甄”不仅有承载上古文明之妙意,而且具有划时代之邃意。

其后商汤时见“金刃生于水”,青铜出现,以金克木,金德王奉代;周文王时,“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”,以火克金,奉火德王代之;秦又水胜,灭火周也,汉刘正朔以土德克水秦而代。由此而知,古人信奉的这一天意,“金木水火土”克生周期,历2000多年,取字命姓号绝非无由漫作,是在特定的年代制定的特别用意的符号。“甄”确为舜帝时亲定,只有信奉土德王朝,且祖西羌部落方定尔,从现存的一切文献资料更能清楚地认定。

《左传·庄公十四年》“单伯会齐侯,卫侯,郑伯于鄄”;《史记》多处即是指“甄”为地名,乃秦始皇统一文字以来,史学家者将“甄鄄”论同。东汉《说文解字》“甄、陶也、从瓦、垔声,居廷切”。东汉月支人译的《佛说般舟三昧经》有“甄陀罗”,更是将甄氏命名为罗汉的法姓。《汉书》“犹泥之在陶,唯甄者之所为”,《后汉书、郅恽传》“含元包一,甄陶品类”,李贤注“天地造化品物、如甄陶也”,《通志·氏族略》“甄者之后为甄氏”;宋娄机《汉隶字源》“甄甄古字通”。《万姓统谱》“甄,舜陶甄河缤,因氏,音真,又云,音坚,为中山著姓”。《陈留风俗传》“甄,舜陶甄河缤,其后为氏,望出中山河南”。东汉应劭《风俗通义》,唐林宝《元和姓篆》,宋何承天《姓苑》,明吴沈《千家姓》,清张澍《姓氏寻根》和现存留下来的《鱼台甄氏古谱》、《古沛甄氏族谱》、《岭南甄氏古谱》等和口碑资料里,更是明白清楚地认定甄氏出自舜帝。

一个单字,一个姓氏,标记了上古所有划时代的文明,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祖先的智慧,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。诚然,我们现代人不能望文生义,况所有汉字,并非一步到位,是历经千百年来演变与简化的,然而,千变不离其宗,由“鄄”或“甄”还引导出几个汉字,虽独立代表各种异义,但最初原指专意不变。“(yin土西土)堙”为堵塞城门之意;“西土”代表城邑,“(门西土)闉”古代城门的曲城;“湮”水湮城池;“飘”城头上飘扬的族帜族徽,有风吹以显示;“(yin衤西土)禋”,祭祀神祖,有祭庙的城都;“鄄”专指山东鄄城地名;“甄”除姓氏之外,后引申为“审查、选拔、鉴定考核”人才优劣真伪,能力、品质高低等。中华汉字历经千百年简化演变,然“甄”字基本没变,正是因为舜帝封赠,不失为奇观也。

所有这些,更清楚地说明,古老的“西土”,千变万化也是代表城邑的,而最初这个仅有的繁盛城邑,便是由舜帝带领人民只能因制陶业繁盛的东夷“鄄城”,舜帝在其地浸注大量心血,封赠三子在此为“甄”官,更是顺理成章。

一个“甄”姓字,显明而隐喻,平淡而奇妙,完美而准确的传承标记了上古所有文明。不知是文明的陶冶或是帝王的封赠,还是冥冥之中的神授,父承子继地从上古走到了现代社会,像一个鲜活的活化石一样,又像一座中华民族的人文丰碑一样,尽管岁月的风尘使它蒙上了神秘的面纱,在现代文明里显得那样的模糊脆弱,然而,它那奕奕的难以挡磨的神秘文明光华,人文价值,却是那样的执着真诚、美妙神奇,永远闪耀着,政治文明、社会文明、人格文明、家庭文明、仪态文明、商业文明、爱情文明、道德文明,汇聚成一道美妙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人文景观——真千古奇“甄”也。

甄氏赞

西羌土德瓦宇宫,千古一帝舜祖封。

华夏人文一姓继,万世不改甄性情。

(甄望)

题甄氏墓群

河北省无极县,乃曹植《洛神赋》主人公甄宓故乡,余戊子年夏日携友造访,始知甄氏自西汉至唐累代望族,有数十里墓群、族地、并祥谱记之,余感甚即题:

(一)无极史村甄氏墓群有感

荒丘野冢诉凄凉,

青纱缠绕古梦长。

老雨经年层层噬,

新花捱日岁岁忙。

十里道场今焉在,

数代风流何处藏。

春秋伦成旧故事,

惟留衰草对夕阳。

(二)望海潮 无极南流村甄氏墓地有感

芜藤攀壁,凄碑殷野,象生参列徊廊,风惰亘歌,心虚梦衍,人生此处黄粱。十里没甄墙。嵌皇封诰命,岁月流长。袁绍曹丕,魏明司马。怅匆忙。

三国故事存亡,有洛神吟赋,子建桀狂。闻迹觅踪,追芳祭吊,预知阿宓周祥。族谱道珍藏。燕赵出美女,名过王嫱。历史谁说,文籍千古恨中堂。 (何永利)

陪访甄氏墓(四首)

(一)

戊子夏访甄墓群,

玉米拂面雨洗尘。

为觅甄妃祖遗迹,

苦乐旨在颂洛神。

(二)

无极僻壤藏深蕴,

甄氏豪门传古今。

舜嗣汉望曹魏盛,

千年文化待掘新。

(三)

汉魏甄墓两地分,

珠光宝气不知珍。

荏苒数代惰劫难,

今时方遇相马人。

(四)

古冢埋草萋萋森,

皇封御旨彪豪门。

碑凄露野象生怅,

梦追古风唤后人。

(姚彦魁)

推荐信息

天下甄氏组委会到灵寿甄朱乐村协…

[详细]
首届甄氏经济高峰论坛召开
奔赴万里访宗亲 凝心聚力新发展无极县委…
再赴唐县军城 重温甄氏亲情
山东省滕州市鲍沟镇甄洼村爱心企业家春节…
甄氏经济发展座谈会
同根脉 一家亲——定州贾村访亲
甄氏文化研究会成立筹备会在河北美术学院…
正定东杨庄宗亲疫情期间整理甄氏家谱
海内外甄氏宗亲大拜年
河北省新乐市南张村甄氏族谱恭请仪式
友情链接
天下甄氏网 | 海外网三农频道 | 中国好农民
 
Copyright © 天下甄氏 All Rights Reserved. 技术支持:河北供求网 河北名企网荣誉企业-河北企业名录已收录 联系电话:13803116744 17732100804 联系人甄江海